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新型药物、介入治疗等手段显著降低了很多重大心脏和肺部疾病的死亡率。但疾病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抢救成功的患者生活质量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如何进一步改善这些带病生存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是进行心肺康复的意义。
1做好评估是心肺康复的第一步
在运动训练之前,通过心肺运动试验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心肺储备功能,及时发现运动中危及生命的各种危险信号,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心肺运动试验是在负荷递增的运动中反映人体的心肺功能指标,通过对各项参数的综合分析了解心脏、肺脏和循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储备能力,用来评估心肺储备功能,并制订运动处方。
管小菊主任为患者进行心肺评估
2在心肺评估后,科学的运动有益心肺康复
对大多数心肺功能受损的患者,适当运动是利大于弊的。心肺康复通过以呼吸、运动训练为核心的综合手段(包括运动、营养、教育、心理等),提高患者肌肉摄氧量和呼吸肌效率,改善通气需求,减轻患者心肺负荷,促进骨骼、肌肉和心肺的协调。尽量恢复患者健康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回归家庭社会生活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运动心肺评估治疗
3药物治疗是最直接的心肺康复临床治疗
国内外心肺康复研究表明——将冠心病治疗药物分为改善预后和改善心绞痛的药物两类治疗效果更明显,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改善预后的药物。
心脏康复药物管理专家建议:①遵循指南制定二级预防药物处方和治疗目标;②个体化的药物和剂量;③关注药物安全性和相互作用;④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⑤关注药物对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⑥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4保持良好心态,是心肺康复治疗的关键
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状态,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或治疗,部分患者会出现心理疾病,并逐渐加重。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判断患者心理风险。请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指导,术前术后心脏外科手术医生、心脏康复医师对患者的提问充分解答,明确其康复目的,减轻患者心理问题。特别是冠心病相关知识讲解、手术过程的沟通、术后得到注意事项等。
王宏宇教授查房与患者沟通
5科学的饮食习惯,是心肺健康的基石
多年突发心肺部疾病救治表明,重视心梗等疾病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减少手术引起的代谢反应,如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紊乱、肠屏障功能障碍等能够缓解和预防再次发病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考虑外科术后营养不良的发生,注意年龄的增长患者机体的改变,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食物多样,粗细搭配,保证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控制钠盐、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影响因素包括检验中的营养指标、体脂数、腰臀比、体质分析、运动能量的消耗等。
心肺康复是针对各类心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可以弥补目前药物和手术治疗的短板,改善疾病的最终预后。
我院心肺康复科釆用慢病综合管理模式,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康复理念,通过五大处方的落实,对心、 肺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进行全面、全程管理。
目前收治病种有冠心病、心绞痛、 心力衰竭、冠脉支架术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部感染等。医院长期外聘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字教授为首席专家、同时外聘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孔永梅教授为心脏康复指导专家。
病区配备无创心排血量测试仪、运动心肺评估仪、体外反搏仪、功率踏车、床踏车、运动心电监测仪以及各种急救设备。对患者进行全面康复评估,制定针对性运动处方,在监护下进行有氧、抗阻、呼吸、平衡等训练,达到提高患者的心肺耐力的作用,从而提髙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